2021年國民健康署統計,心臟疾病已成為台灣十大死因第二名,發生率也逐年增加之趨勢。現今人口老化,生活型態改變及飲食精緻化,動脈血管壁隨著年齡的增加而趨向硬化,造成血管腔內通道狹窄、阻塞,最後因末端肢體血流量減少而發生缺血的症狀,就會產生心臟缺氧出現心肌梗塞,嚴重可能造成猝死,若未及時處理,家庭成員除了要背負失去親人的哀痛外,對個人及家庭有很大衝擊。
本文探討一位40歲男性個案,因為胸悶就醫診斷為急性心肌梗塞需立即接受心導管介入治療,照護期間、觀察、訪問個案及照顧者及查閱病歷進行資料收集,運用生理、心理、社會、靈性進行評估,看到個案面對突如其來的疾病的威脅及家中經濟狀況感到焦慮而產生之健康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