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校為醫學大學,以往生命科學院的生理學課為了配合其它醫護相關科系,所選用的教科書均為人體生理學專用。因此課程內容完全僅限於人體,欠缺其它動物生理的部分。本人多年來主負責教授生命科學院生物系與生技系的生理學課程,有感於在生命科學院開設生理學課程所必須涵蓋的核心課題,不只是介紹人體的生理反應,也要讓學生藉由比較不同動物的生理機制,瞭解生理適應與生物多樣性及演化的關聯。是故此一學科的教學內容應該在人體生理學之外,納入比較動物生理學的部分。為了協助生命科學院的學生融合比較動物生理學與人體生理學,進而由環境與演化的宏觀角度,更深刻掌握各種動物的生理現象,本研究結合課堂講授、專題導向學習、團隊導向學習,以融合比較動物生理學與人體生理學於生命科學院系之生理學教學。研究結果發現,比較各單元之課前測驗與課後測驗成績,課後測驗成績顯著提升。而針對比較動物生理學設計之團隊導向學習,其團隊測驗測分數顯著高於個別測驗分數,可見小組合作學習具有成效。此外,學生普遍能學習到生態、演化與比較動物生理學三者的關聯,並且能夠在專題實作中應用相關原理。比較學生在動物生理學與人體生理學的期中考與期末考成績,前者並不顯著低於後者。期末有 30-35% 的學生認為專題導向學習與團隊導向學習等教學法比講授式教學更有助於生理學的學習。根據質性訪談意見,學生對於本課程融合比較動物生理學與人體生理學的課程設計頗為肯定,認同本課程可以增進對於生命科學領域的認識。以上結果在生物系與生技系兩系學生之間並無顯著差異。因此,本計畫藉由研究證據證明在本課程設計之引導下,學習成效確有提升,融合比較動物生理學與人體生理學的課程設計適合推廣到生命科學院的生理學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