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研究旨在探討如何將「海洋意象」作為設計啟發來源,導入角色商品設計課程之教學實踐,並分析學生在創意思維、視覺轉譯與商品應用等方面之學習成效。課程以「科技 × 藝術 × 環境」為核心理念,設計一套融合自然觀察、角色建構與商品應用的跨域課程模組,並導入視覺轉譯、敘事設計與市場模擬等策略,引導學生從海洋生物觀察出發,發展虛構角色並延伸為商品設計。
課程對象為大學設計科系學生,為期9周,內容包含資料蒐集、角色設定、商品用途設計、媒材應用與品牌模擬。學生需完成角色草圖、色彩設定與延伸商品(如明信片、吊飾、文具)之設計,並使用Canva、Clip Studio Paint、雷雕與數位輸出等工具製作。最終以展演形式發表作品,強化市場導向思維。
研究採混合方法,蒐集問卷、學習歷程與反思資料,進行量化與主題分析。結果顯示學生在創意開發、視覺轉譯、商品整合與環境連結等能力有明顯提升,多數學生認為課程有助於表達個人風格與深化對海洋生態與永續議題之關注。整體成果驗證本課程具備整合設計教育、美感與環境素養的實用價值,未來可拓展至文創、地方創生或科技應用等跨域場域。